今天我们来谈丧失。
如果丧失了一段情感,不管是亲情、友情、爱情,我们都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来修复。其实我们不仅在失去情感时,在失去任何一个自己重要的东西都会进入一个丧失期,在这种丧失期里我们会感觉人被抽空了一样,什么都干不了,也没有力气干,这很正常。失去的越重要,人的恢复周期就会越长。
丧失令人难过,更难过的是潜意识里的泛化。
第一个泛化:永远失去
失去的人或事物的确很难重来,但功能上可替代的永远还在。目前其他的确替代不了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总会有新的人或事物慢慢替代掉。因此,你要在理性上给自己设置一个时间限制,比如三天,三个月,或者三年。然后打开倒计时:还剩多少天。在倒计时的日子里,不必要求自己强行振作,只要活着就行,可以低效率,可以不出门,可以各种不正常。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健康,这意味着用替代品完成替补后,你可以有更长时间去享受。
第二个泛化:我很无能
你会因为某个失去陷入自我怀疑,是不是自己性格有问题、能力有问题,甚至本质有问题,继而产生人生很失败、什么都做不好、这辈子就这样的糟糕想象。这时候你要有个理性提醒自己:我只是一时、一事的失败,甚至都不一定是失败。我其他地方的成功、优秀不能被抹去,我只是不完美,所有人都这样。我的优点抵消掉缺点,剩下的依然可以让我活得很好。比如说失去了钱。现阶段赚不到钱,并不是永远失去。将来你会再有钱,或者有其他替代物让你幸福。其次,赚不到钱不代表你无能,因为你还可以把其他事做好,也可以让你的人生有意义。
因此,第一个安抚自己的方法就是:这是暂时的,不是一辈子。我是有能力的,只是有时候不。丧失固然疼痛,人生只要有希望,痛就变得可以忍受。第二个方法,我们尝试超越痛苦。失去并不是全坏,它依然有正面意义。失去的意义,就是想教会你点什么。
真诚表达是靠近关系最近的路。先对自己无条件敞开,再对他人选择性链接。先跟自己绝对链接,再选择性跟他人链接。那你就是通透的、自由 、亲密的。
- 上一篇: 为什么你需要了解自己的性格优势?
- 下一篇: 不合群?其实是另一种“特别”呀~